邮箱:pjjkjt@126.com

电话:0427-2292333

邮箱:pjjkjt@126.com

传承金融红色基因 推动金融回归本源
来源:《金融网》 | 作者:站内编辑 | 发布时间: 2018-12-03 | 7642 次浏览 | 分享到:

   江西是中国革命和共和国的摇篮。12月1日,在江西瑞金,庆祝中国人民银行成立70周年暨新时代人民银行党的建设推进会顺利召开。来自央行的10家单位在推进会上分享了各自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机关党的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

  什么是金融红色基因?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认为,中国金融的红色基因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第一是党的领导,这是金融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第二是以人民为中心,中央银行成立之时就把“人民”标注在行名中,印刻在行徽上,这是金融事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稳定币值,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第四是服务实体,这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是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方法论;第五是改革创新,这是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这五个基因相辅相成,相融相生。

  金融为民 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信仰坚定、听党指挥是江西红色金融基因的政治灵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人行南昌中心支行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把各项金融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责任扛在肩上。南昌中心支行利用党委会、党委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学习上级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谋划具体工作举措。例如围绕“三大攻坚战”,健全区域金融稳定协调合作机制,守住风险底线,有效维护了百姓金融资产安全;深入开展金融精准扶贫攻坚,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1798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181.6万人次;大力推进江西绿色金融改革试验,有效策应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顺利实施。

  在“金融为民”方面,人行贵阳中支有自己的经验。2016年以来,贵州全省深入开展百名央行行长对村帮扶“五个一”行动。截至2018年8月末,全省207个帮扶村获得银行信贷支持,贷款余额达10.54亿元,直接支持252家企业或合作社,带动2.07万户农户生产就业。该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升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获得感。积极改善农村支付环境,努力构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以“金融夜校”为载体,组织“蒲公英”金融志愿服务队深入贫困乡镇,持续开展金融知识宣传。

  人行西安分行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将“金融为民”的理念贯穿在基层央行履职的各个方面。该行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水平,积极探索金融惠民的有效渠道,初步形成农村普惠金融的“宜君模式”,被世界银行纳入普惠金融全球倡议中国试点项目。积极配合和支持总行在铜川的定点扶贫工作,深入推进金融精准脱贫工作,开展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机构“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动,建立扶贫再贷款绿色通道,推进信贷资源、金融服务等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

  金融改革 助力经济腾飞

  传承红色基因,扎实推进新时代金融党建工作,关键在于找准着力点。人行上海总部紧紧围绕金融工作三大重点任务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在上海证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等新的重大任务,扎实履行好全国性职能和属地性职能,推进上海“五个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设,高质量完成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金融服务保障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防控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创新、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加强总部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改革开放40年,深圳这座昔日的小渔村,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向前发展,在经济、金融、科技、文化、创新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人行深圳中支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严管严督,实招实策,打造出“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强督导”党建工作特色品牌,开展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人民银行业务知识、学管理能力”三个维度的“大学习”活动。大力开展履职培训,举办了36期“金融鹏程大讲堂”,主题涵盖货币政策走向、金融科技与区域链、金融监管等多方面内容,将党建学习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有机结合。

  人行深圳中支创新推出了“微票通”“绿票通”,深化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此外,该行深入研究制定深圳金融风险防范化解预案,切实开展金融风险预警处置,统筹开展金融控股公司模拟监管,扎实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整治工作。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牵头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建设,推进深圳绿色金融发展,促进对外金融交流合作。

×